睡眠障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危害健康的常见原因之一,医生在诊治任何疾病时都需要优先考虑恢复正常的睡眠数量和睡眠阶段,特别是有以下健康问题的患者:疲劳(肾上腺疲劳或其他原因)、慢性疼痛、认知功能障碍、感染、失眠、情绪障碍、纤维肌痛综合征、超重或肥胖、更年期和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以及冠心病。
大约30%-50%的美国成年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失眠;每年20%的成人有慢性睡眠障碍;在纤维肌痛患者的患病率几乎是100%存在失眠。在功能医学实践中,患者存在失眠是非常普遍的,但未必是主诉。失眠患者的睡眠改善可以显著地提高机体生理功能,因此在功能医学实践中对睡眠的评估和尽早治疗尤为重要。
机体每日需要的睡眠时间:成人一般为7-9个小时;儿童需要约10 -12小时;青少年需要9-10个小时,但几乎很少有人可以保证;成人65岁以上的睡眠需8小时,可通常晚上睡眠减少,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小睡时段,他们的睡眠规律被打乱。睡眠障碍发生隐匿,原因多样化,复杂且相互作用(见图1),而每位就诊患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失衡基础。
图1 引起失眠的原因复杂且相互交错
医生针对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功能医学矩阵分析(见图2),评估每位患者睡眠障碍的个性化原因,并制定个性化方案,是临床实践中解决睡眠障碍的有效手段。依照功能医学矩阵分析思维模式判断:什么是该患者最显著的问题? 矩阵中哪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睡眠?确定如何干预的措施?哪些干预最有可能改善睡眠?……
图2 功能医学矩阵分析
功能医学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
Ø 是否缺乏合理的和规律的睡觉时间
Ø 睡眠时是否暴露在光线下
Ø 睡眠时是否噪音太大
Ø 是否生活或工作等压力大
Ø 是否存在与床或寝具(比如枕头等)相关的疼痛
……
功能医学矩阵分析:7个生理失衡与失眠的相互作用
Ø 能量(Energy):能量储备恶化,疲劳的感觉增加,同时,肾上腺功能障碍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协同效应,线粒体能量产生不足,会加剧肾上腺失衡。
Ø 防御&修复(Defense and Repair):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组织再生不充分,尤其是肌筋膜和神经组织,从而产生认知功能障碍,肌肉疼痛和愈合不良等。
Ø 沟通(Communication):
失眠的危害:失眠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功能紊乱,降低认知能力,以及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NE)升高,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咖啡因成瘾可以加剧皮质醇和NE的过剩分泌;荷尔蒙功能紊乱在绝经期和围绝经期女性中,继发引起更年期综合征; 失眠引起男性睾酮水平下降 ;失眠可以引起并加重食欲素(Orexin)功能障碍。此外,睡眠时间短会导致增加脑肠肽激素Ghrelin的水平,降低瘦素Leptin水平,食欲增加,并且在正常热量的摄入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长期升高Ghrelin可能会增加内脏脂肪。
Ø 转运(Transport):少于6小时的睡眠规律可以增加心脏发作的风险,以及各种原因死亡。
Ø 生物转化&清除(Biotransformation & Elimination):睡眠不好可导致进食甜食和垃圾食物增加,加重了生物转化负担,以及清除毒素代谢通路的负荷。
Ø 同化(Assimilation):失眠可能导致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增加,刺激肠道,加重肠易激(IBS),增加皮质醇和NE,扰乱肠粘膜屏障的完整性。失眠可导致夜间进食多,更多的甜食摄入,夜间进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进一步影响睡眠。
Ø 结构完整性(Structural Integrity):失眠导致运动后肌肉骨骼修复不良, 存在延迟的肌肉酸痛;长期的睡眠障碍导致慢性疼痛。
失眠会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不健康:
Ø 失眠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失眠降低能量产生,增加嗜睡和降低锻炼动力。
Ø 失眠时从事剧烈的有氧运动,能量无法恢复,会进一步加重失眠。
Ø 失眠增加了额外压力,也可能干扰伴侣的睡眠,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睡眠,使生活中人际关系紧张。
Ø 失眠可能恶化或产生焦虑情绪。
Ø 失眠会加重抑郁症。
Ø 失眠可能恶化认知功能障碍。
……
通过功能医学矩阵分析的思维模式(见图3),找到患者产生失眠的个性化原因,进而早期干预。
图3 睡眠障碍的功能医学矩阵分析
失眠导致的生理失衡及加剧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进一步引起器官水平的慢性疾病产生(见图4)。
图4 睡眠障碍参与多种慢性疾病形成
因此,睡眠障碍不仅仅是晚上的症状,而是机体全身性问题,需要及早干预。
失眠的干预:
临床中医生常用药物辅助睡眠,收到良好的效果。安眠药可以改善睡眠,但部分药物会干扰睡眠的正常阶段(如第一阶段的浅睡眠,第3、4阶段的深睡眠等),存在药物的副作用,建议在早期建立规律睡眠周期时应用,不宜长期服用。通常情况下最好避免安眠药物使用,首选强化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功能医学整体评估与干预。
功能医学指导下失眠的生活方式干预:
Ø 规律睡眠时间:晚上11点之前睡觉,保证 8小时的睡眠。
Ø 减少光线暴露:就寝半小时内关灯、电视、手机等。
Ø 减少噪音干扰。
Ø 减少应激:卧床前一小时内减少应激刺激,比如:看恐怖影视、剧烈无氧运动等。
Ø 白天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夜间睡眠。
Ø 减少压力。
Ø 减少夜间进食,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减少咖啡、酒精和含糖食品摄入。
功能医学指导下干预睡眠障碍相关的生理失衡调整:
Ø 沟通(Communication)失衡:在功能医学矩阵分析中,首选干预沟通(Communication),调整荷尔蒙及神经递质失衡,对改善失眠效果显著。首先解决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失衡,其次是神经递质,然后纠正性激素失衡。
o 夜间升高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或(NE),可导致失眠或夜间觉醒。
o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障碍可导致或加重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反过来又影响HPA。
o 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皮质醇分泌过多NE。
o 引起夜间皮质醇和NE升高原因:11:30Pm以后入睡;晚上7:30-8Pm以后剧烈有氧运动;睡前看刺激惊悚影视等。
o 睡前的应激刺激会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并增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分泌,升高的CRH增加了浅睡眠和清醒频率。
o 干预:
ü 有氧运动在白天,避免在睡前。
ü 睡前2小时内调整压力:避免高应激的影视、新闻等;避免上网;避免在夜间支付。
ü 治疗与睡眠姿势相关的疼痛,如用抱枕等。
ü 有效地干预睡眠呼吸暂停。
ü 功能性营养素干预:
· 磷酸丝氨酸:500-1000mg,睡前2-3小时服用。
· 南非醉茄:400mg,睡前2小时服用。
· 红景天:可降低升高的夜间皮质醇以及使NE受体的兴奋性下降。
· 酪蛋白水解肽(Lactium)作用于HPA轴, 减少应激时CRH产生的量;降低急性和慢性应激期时肾上腺释放皮质醇的量。剂量为每天150-200mg bid两次,牛奶过敏禁用。
· L-茶氨酸(L- Theanine)能增加大脑α波,提示增加放松的状态,L-茶氨酸是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研究显示二次降低脑NE水平增加GABA水平,增加GABA水平可能会改善HPA失调,促进睡眠。剂量睡前200mg。
· GABA:γ-氨基丁酸(简称GABA)是最普通的脑内抑制性递质。全脑1/3的突触以GABA作为递质。对GABA敏感的神经元特别集中于丘脑、下丘脑和枕叶皮层等脑结构中,可以通透血 - 脑屏障,帮助大脑中的刺激睡眠中心,促进睡眠;可以抑制NE的释放,剂量300mg,睡前30-60分钟。
· 甘氨酸(Glycine):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被认为是脑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在床上的时间),建议剂量:睡前60分钟,3g。
· N-乙酰半胱氨酸(NAC):通过增强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的活性降低谷氨酸,建议剂量500-1000mg,睡前1-2小时,与L-茶氨酸100-200毫克同时服用,增加GABA和降低NE。
· 降低夜间儿茶酚建议应用:镁200-300mg,牛磺酸300-1000mg,L-茶氨酸200mg,南非醉茄200-400mg。
· 女性荷尔蒙替代:雌激素和孕酮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睡眠,但需要在平衡肾上腺功能之后应用。孕激素缺乏可能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导致失眠,口服孕激素可在夜间减少焦虑,提高睡眠。更年期考虑100 mg的天然黄体酮睡前一小时服用,特别是如果病人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诱发失眠,出现潮热,雌激素干预应直接以改善睡眠,和/或消除夜间潮热为目的。
· 睾酮替代:睾酮替代可提高男性睡眠质量。
·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帮助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和昼夜节律,随着年龄增长而分泌减少,可以改善因时差引起的失眠 ,建议用于65岁以上人群,建议剂量为1-3mg,睡前1- 1.5小时服用。
· 5-羟色胺( 5-HTP)100-200mg,睡前1〜1.5小时服用,可以通过转化为褪黑素来改善睡眠
Ø 同化(Assimilation)功能失衡
o 晚餐时间建议:睡前1.5小时内进食可以扰乱睡眠,食物可能停留在胃和近端小肠;由于食物不好消化,加重小肠菌群过度生长;腹胀和胃肠不适的感觉,可影响睡眠。建议病人避免睡前1.5小时内进食。
o 晚餐食物建议:避免过多的脂肪和肉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并减少或避免在夜间进食含糖食物,给予易消化饮食。
o 补充消化酶,有助于消化,在患者低胃酸且没有胃食管反流(GERD)情况下建议用酶、甜菜碱。
o 避免过敏:祛除过敏食物, 以及避免接触其他过敏源,以免触发组胺水平升高可影响睡眠。
o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详见“功能医学医生”微信内容: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功能医学肠道治疗的5R疗法(上)以及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功能医学肠道治疗的5R疗法(下) 》。
o 评估并治疗夜间低血糖症,如果有夜间低血糖可以准备一些含蛋白质及低脂肪的食物。
o 避免吃含有咖啡因的巧克力等食品。
o 避免咖啡因的饮料,睡前4-6个小时内不喝碳酸饮料和茶等。
o 避免饮酒:很多人认为酒精有助睡眠,但是酒精可以破坏快动眼睡眠,长期可能导致多梦以及睡眠维持障碍。建议睡前2-3个小时不要饮酒。
o 功能性营养素干预:镁200-300mg,睡前服用,可松弛肌肉,建议用甘氨酸镁,以避免腹泻。
Ø 能量(Energy)失衡干预:
o 诊断和治疗疲劳的原因,调整能量代谢, 逐渐开始有氧运动。
o 功能性营养素补充以提高能量:COQ10、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晨起服用。
o 高电磁场可能会影响睡眠,可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晚上关闭WiFi,远离移动手机,请专业人员检测并减少居住环境的电磁场。
Ø 结构完整性(Structural Integrity):积极干预疼痛,以免影响睡眠。
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医生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功能医学干预,往往会改善睡眠质量,从而逆转生理失衡,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注:部分内容来自于美国功能医学研究院教育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