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脂肪肝对机体影响
脂肪肝对机体多器官、多脏器都有影响,是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之一(见图3)。
图3 脂肪肝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五、脂肪肝的干预
在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每个“程序”都不是独立的,它们彼此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着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治疗NAFLD时,西药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西药多是单靶点治疗。NAFLD的发病机制复杂,不能把原本相互联系的因素割裂开来,必需做到系统的、整体的、具有关联性的综合干预,才能真正有效。
脂肪肝的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脂肪肝的非药物治疗:
(1)健康的生活方式:
Ø 去除病因、调整饮食
o 酒精性脂肪肝:戒酒为最有效的治疗。单纯性酒精脂肪肝患者戒酒后,肝肿大和一些异常的实验室指标可在4-6周内恢复正常。酒精性肝炎患者并不能保证肝脏完全的恢复,只有27%戒酒的患者肝脏组织学恢复正常,而有18%进展为肝硬化。
o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防治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的膳食特点为:低热能,即不超过标准体重热能要求;低脂肪,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高蛋白,尽可能选用一些优质蛋白的原料;高纤维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选用粗糖、含糖量低、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多维生素,选用含维生素B、C丰富的荤素食物与水果;少盐,忌刺激性的调料;食物品种多样化;少喝含糖饮料和果汁。一日三餐定时限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过量摄食、进零食(特别是甜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以免扰乱代谢功能,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
Ø 健身与增加运动。应根据自身情况,坚持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能坐则不躺,能站则不坐,能走则不站,能快则不慢。坚持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Ø 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睡眠,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心理平衡与自我调适等。
Ø 重视体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早期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
(2)功能性营养素方案:
Ø 强化肝细胞甲基化过程:肝细胞对胆固醇的运转需要足够的甲基化供体,能够为肝细胞提供甲基的有益物质包括:VitB12、VitB6、胆碱(酒石酸氢盐)、甜菜碱(三甲基甘氨酸)、蛋氨酸等。
Ø 促进肝细胞P450酵素系统表达:叶酸可以绕过一些酶激活的步骤直接促进肝细胞DNA的稳定。为肝细胞解毒提供稳定内环境。
Ø 强化肝细胞第二阶段解毒:姜黄、水飞蓟、朝鲜蓟等提取物促进肝细胞第二阶段解毒过程。加速肝细胞水解还原反应。
Ø 谷胱甘肽和硒的补充:硒元素为体内生成谷胱甘肽的必需物质,而谷胱甘肽是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侵害的关键部分,谷胱甘肽是参与肝脏解毒的中枢物质。维持良好的肝脏解毒能力,细胞内充足的谷胱甘肽至关重要。
Ø 优质脂肪酸补充:脂肪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而Ω-3和Ω-6脂肪酸为人体提供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补充鱼油、琉璃苣油和月见草油,可以很好的维持体内脂肪酸平衡。
Ø 增加肝脏脂肪代谢,促进胆固醇从胆汁中排出的功能性营养素:
o 牛磺酸: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牛磺酸增加了牛磺胆酸的产生,牛磺胆酸是促进胆固醇在胆汁中排泄的化合物。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喂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受试者每天补充6g牛磺酸,比相同饮食未补充牛磺酸组比,总胆固醇和LDL显著降低。牛磺酸有肝脏/胆囊支持作用。牛磺酸在肝脏中形成胆汁,并促进更有效的胆汁排泄,胆汁抑制胆囊中形成胆固醇结石。
常规补充剂量范围:500-3000 mg /天(空腹取)
o 肌醇:肌醇是制造磷脂酰肌醇必需的,磷脂酰肌醇是卵磷脂中发现的主要磷脂之一。作为卵磷脂的主要成分,肌醇功能是亲脂剂(即防止脂肪和胆固醇在肝脏中蓄积的化合物)作用。当肝脏变得脂肪和胆固醇过载时,许多功能(例如解毒、代谢、胆汁生成等)受损,对身体有不利影响,这也可导致胆囊和胆管疾病(例如胆结石)的发展。虽然目前缺乏肌醇对肝的保护作用的科学研究,但是肌醇经常与胆碱或磷脂酰胆碱(已经被广泛研究用于肝保护)组合用于肝支持的目的。
常规补充剂量范围:50-500 mg/天。
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服用抗焦虑药物或镇静药物,高剂量肌醇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作用,只能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o 卵磷脂:卵磷脂形成脂蛋白的一部分,脂蛋白是血液中携带胆固醇的载体。这些载体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肪保持在血液中,随着血液流动,使得血脂能够更有效地分配到所需部位,并且保持胆固醇不附着到动脉内皮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卵磷脂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并保护胆固醇免于氧化,同时有助于防止胆结石和肾结石形成。卵磷脂除了帮助肝脏中脂肪代谢外,在解毒功能过程中是必需的营养物质。磷脂酰胆碱对肝脏疾病如肝炎和肝硬化有益,并且还能保护肝脏免受酒精介导的肝损害。
o 胆碱:胆碱是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的主要成分。PC是脂质剂,即防止脂肪和胆固醇在肝脏中积聚。脂肪和胆固醇积聚可能损害肝脏解毒、代谢、胆汁产生等起作用的能力,并且还可导致胆囊和胆管疾病(例如胆结石)的发展。许多研究已经显示胆碱补充,特别是PC补充,在治疗各种肝脏疾病,例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以及保护肝脏免于受许多破坏因素影响,破坏肝脏因素有:酒精、某些药物、毒素、病毒和辐射。
常规补充剂量范围:
柠檬酸胆碱:每日50-500mg(元素:胆碱);
磷脂酰胆碱(PC):每天400-2000mg(元素:磷脂酰胆碱);
CDP-胆碱(CDP-O-CH2CH2-N+(CH3)3):每日:200-1000mg(元素:胆碱)
禁忌/药物相互作用:
v 不要在临床【非双相(躁狂&抑郁)抑郁症】抑郁症中补充胆碱和磷脂酰胆碱,除非在医生的监督下,因为它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加重抑郁症。
v 高剂量磷脂酰胆碱可能引起恶心、腹泻或食欲下降。
v 大剂量的胆碱(氯化胆碱)可能导致鱼腥味体臭。
o 水飞蓟(牛奶蓟):水飞蓟素是已知的最有效的肝保护物质之一。水飞蓟素增加肝脏中30%的谷胱甘肽生成,显著增加肝脏解毒能力。水飞蓟素也刺激肝脏中的蛋白质合成,促进健康细胞的生长。此外,摄入水飞蓟可以刺激胆汁活性,对肝脏和胆囊有支持作用。
o 禁忌/药物相互作用:注意应用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的药物时,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2.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1)肌醇可促进肝脏中脂肪的代谢,建议剂量:0.5-1g(3次/日)。(2)硫普罗宁(凯西莱)改善肝细胞功能,防止甘油三脂堆积0.1-0.2g(3次/日)连续12周。
(3)复方二氯酯酸二异丙胺片(利肝能)为维生素P15的活性成分,可减少脂肪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1-3片(3次/日)。
(4)葡醛酸内酯(肝泰尔)增强肝解毒,降低脂肪堆积1片(3次/日)。
(5)肌苷片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腺苷,提高肝细胞对氧的耐受,活化肝细胞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恢复100mg(3次/日)。
(6)中成药:柴胡疏肝丸,舒肝理气,消肿镇痛,用于肝气不舒者。
脂肪肝的治疗过程中总的原则是尽量少用药,尽量减轻肝脏解毒负担, 要执行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是最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