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症候群(PMS)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由于荷尔蒙失衡所导致的某些生理或心理症状,通常在月经前2周内发生,并随着月经结束症状消失。据统计70%〜90%的女性曾经出现过PMS,其中20%~40%女性症状及其严重。

 

PMS常见症状

腹胀

痤疮

发脾气

焦虑

食欲改变

哮喘发作

逃避社会活动

背疼

膀胱刺激症状

牙龈出血

乳房肿胀/或压痛

瘀伤

思维混乱

结膜炎

便秘

抽筋

喜欢过咸食物或甜食

爱哭泣

听力下降

性欲下降

抑郁情绪

注意力不集中

头晕

嗜睡

眼痛

面部浮肿

疲劳

手指肿胀

易出现食物过敏

记忆力下降

疼痛

头痛

荨麻疹或皮疹

潮热

酒精敏感度增加

犹豫不决

失眠烦躁

关节痛

腿抽筋

腿肿

情绪波动

恶心

心悸

惊恐发作

协调性差

判断力差

记性差

视力不良

耳鸣

流鼻涕

鼻窦炎

喉咙痛

多疑

手脚震颤

呕吐

体重增加


 

PMS经常与以下疾病混淆:

Ø  焦虑症

Ø  抑郁症

Ø  惊恐发作

Ø  饮食失调

Ø  多种人格障碍

 

PMS的特点:

1.    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可达90%。

2.    没有明确的检测可确认诊断PMS

3.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些研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反馈回路被干扰,引起黄体酮不足有关

 

PMS发病机制:

l  激素水平异常                                                      

²  雌激素优势

²  孕酮缺乏                                               

²  雌激素缺乏

²  甲状腺失衡                                      

l  前列腺素失衡

Ø  前列腺素过多                         

Ø  前列腺素缺乏

Ø  必需脂肪酸缺乏

l  潜在高泌乳素血症(通常情况下排卵时催乳素水平分泌达峰值,并在黄体期继续上升)

l  液体和电解质异常

²  由于雌激素过剩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剩(通常在排卵时醛固酮水平升高,黄体期继续上升)。

²  加压素过量

²  高钠钾比例

²  肾素-血管紧张素异常

²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衡

²  神经递质功能紊乱:血清素缺乏症,肾素不足

²  饮食不当:血糖调节功能下降,咖啡因摄入量过多

²  营养和矿物质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维生素E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钙摄入过多或者缺钙

缺镁

缺钾

缺锌

l  环境因素

l  家庭/工作的压力

l  心理社会因素

l  文化因素

l  内源性类阿片物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妇女经前综合症可能血液中内源性阿片类水平低或突然降低,导致病人对疼痛的敏感度更高。

 

PMS相关因素:

1.    低血糖

由于荷尔蒙的变化,在月经周期后两周,女性身体对血糖的下降变得更敏感;低血糖的症状与PMS症状相似。

2.    咖啡因

咖啡因会使PMS症状更严重——在月经前增加体内前列腺素的产生,可引起乳房胀痛、关节炎、腹痛、头痛、腰酸背痛等。咖啡因有类似利尿剂的作用,消耗机体内的钾、镁、维生素B和C等,引起释放肾上腺素可使血糖下降。

 

PMS诱发因素:

l  口服避孕药中的合成孕酮(progestin)

l  流产和堕胎

l  输卵管结扎:研究表明,输卵管结扎术后妇女在每月月经周期的后两周有较高的雌激素和较低孕激素水平。

l  子宫局部切除术:即便病人以前无PMS,但子宫切除会降低卵巢血供,诱发PMS。

l  年龄

 

神经递质的变化:

1.激素对神经递质的功能有直接的影响

n  雌激素:增加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β-内啡肽的产生和受体密度,降低单胺氧化酶活性。

n  孕酮:减少产生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单胺氧化酶活性。

2.间接影响

n  食欲增加、情绪波动、抑郁等症状可能与黄体后期血清素降低有关;孕烯醇酮是孕激素的代谢产物,它可以对GABA受体发挥作用;

n  谷氨酸和孕烯醇酮在雌激素和孕激素变化时发挥作用;

n  女性经前综合症患者血清素激活的系统功能异常,这与血清素水平及血清素的转运发生改变有关;

n  女性经前综合症患者对压力应激的反应效率降低:皮质醇反应迟钝,肾上腺反应迟钝,ACTHG受体减少。

 

PMS分型:

²  PMS-A  焦虑型 (Anxiety )

雌激素过量和/或孕激素不足

与HPA轴相关的应激反应降低

神经递质受月经周期荷尔蒙变化影响

症状:失眠、易怒、焦虑、情绪不稳

 

²  PMS-C  渴望碳水化合物型 (Carbohydrate craving)

能增强胰岛素结合

症状:对糖的需求增加,食欲增加,头痛,低血糖,心悸,出汗

 

²  PMS-D 抑郁型 (Depression )

雌激素不平衡导致神经递质降解增加

症状:抑郁、绝望、哭、疲劳、失眠、性欲低下

 

²  PMS-H型 (水分过多)

黄体期后期过量的雌激素可能增加醛固酮

症状:手脚浮肿、体重增加、乳房疼痛或肿胀

 

偏头痛是PMS最常见症状之一

偏头痛是否与PMS有关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是否有与激素相关的偏头痛,需要了解病史;

2.头痛是否在青春期发病?或在第一次服用避孕药物,或怀孕后发作?
3.发作是否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同一阶段?
4.在怀孕后是否头痛改善?
5.是否怀孕、堕胎或流产增加了头痛的严重程度?

 

与激素相关的偏头痛发作的四大机制:

1.在排卵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可诱发头痛,雌激素结合盐在体内

可能会导致水肿,包括在脑组织中的水肿;

2. 低血糖;

3.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4.雌激素相对优势。


副标题: 
树岩医生谈功能医学
资讯封面图: 
教育分类: 
排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