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功能医学作为干预自闭症的一个重要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认知,我相信今天大家会从不同渠道听到很多有关功能医学干预自闭症的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这些医学进展为自闭症家庭燃起新的希望,但今天我更希望与大家分享这些:要冷静、科学、客观地认识功能医学与自闭症,自闭症的治疗任重道远,需要医生、家长和社会的紧密配合,并且需要长时间持续干预,才可能取得疗效。

在美国参加美国功能医学研究院课程时专家分享了这些信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曾经对2000多名自闭症儿童应用功能医学干预,结果发现其中大约三分之一非常有效,三分之一有疗效,三分之一无效,也就是说大约三分之二的孩子是有效的。这个结果已经非常令人振奋,为了这“三分之二有效”,很多医生、家长一起共同努力,希望可以攻克自闭症这个难题。但是非常遗憾,由于目前自闭症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每个孩子个体生化体质的独特性,仍然无法取得肯定的疗效,并且发病率还在逐年升高……

尽管如此,为了那“三分之二”的希望,有很多家长还在不断努力中……

今天希望与他们分享,在应用功能医学干预自闭症过程中需要知道的事项:

一、一定要理解功能医学的理念,以及与自闭症的关系!只有深刻理解功能医学干预自闭症的机理,才能更好的与医生联手,坚持长期的干预过程。

1.    功能医学注重维护机体的自身平衡。自闭症儿童通常会存在“该有的不足,不该有的太多”失衡情况,即自闭症儿童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不足,而伤害神经系统的物质过多,则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2.    出现失衡的原因:什么是“该有的”?即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要有优质的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为什么“该有的不足”?营养物质不足可能与孩子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消化功能不良、过多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有关。什么是“不该有的”?即对身体,特别是对神经系统有害的环境毒素、重金属(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自身产生有害物质(如自由基等)、过敏原(损伤肠粘膜和免疫系统)、感染或炎症、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为什么“不该有的太多”?有害物质包括外来的和内在产生的,在环境有害物质中的暴露(如接触重金属、过敏原等),自身的保护屏障功能下降(比如过敏食物引起小肠粘膜渗透性增加,导致肠道毒素进入体内),机体代谢毒素功能下降(如肝脏生物转化功能下降,无法将体内外源或内源性有害物质清除)等。

3.    功能医学干预自闭症的方法:将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该有的物质补充上,不该有的物质从体内清除”,也就是和很多自闭症家长经常讨论的: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酸等。补充益生菌、消化酶,修复肠道粘膜,改善肠道功能,并尝试重金属螯合祛除体内重金属,查慢性食物过敏停食不耐受食物,等等……越来越多的方法汇聚过来。

4.    需要个性化干预:经常有自闭症儿童家长听说某种营养素对别的孩子有效,马上尝试,结果可能对自家孩子无效。这是因为每个患儿的基因不同,机体系统失衡的侧重点不同,所以相同的方案不一定取得相同的效果。需要通过科学检测发现孩子的问题针对治疗。

二、功能医学干预是整体的,全身各个系统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治疗。

很多家长误以为检测慢性食物过敏,或者肠道调理,或重金属排毒等就是功能医学,其实这些都是功能医学的部分干预措施,科学地将体内“该有的充分补上,有害的彻底清除”才是真正全面的功能医学干预。单一方案的治疗也会有效果,但没有整体治疗效果显著。

三、要与专业的医生配合,不要被“放大的疗效”所诱惑。

比如有的孩子肠道还没有完全修复好,家长听说重金属排毒有效,就马上应用螯合剂进行重金属排毒,殊不知肝肠是一体的,在肠道、肝脏功能没有修复好,应用螯合剂反而会加重肝肾解毒的负担,损害肝肾功能。

专业的医生会依据孩子身体的情况,在适当的时期实施安全、合理的方案,孩子的身体循序渐进,逐步修复。许多干预方案有一定疗效,但家长不能潜意识中放大这些疗效,急于尝试,往往会因为疗效不能达到自己的希望值,而承受精神和经济双重打击,并且延误了原有的治疗。

四、功能医学干预自闭症周期长,需要家长与医生一起坚持!

在美国上课时,看到讲师播放的自闭症孩子从2岁起,经过4年的治疗,能够正常的生活、学习,感动到流泪。孩子妈妈分享了治疗过程中种种的艰辛:有效时的喜悦,病情反复时的迷茫,经济上的压力,疗效进展缓慢时甚至想放弃……但最终4年多的努力看到孩子一点一点的进步,能够象正常孩子一样生活,所有付出都是值得。

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还在逐渐发育过程中,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坚持长期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十分重要!

五、客观认识功能医学疗效。

家长希望通过功能医学可以让孩子神经系统恢复正常,能后正常生活、学习,这也是每位医生努力的目标。但是更多的时候功能医学的疗效是有限的,可能只是孩子动作协调了,或者只是减少了重复动作等很小的进步。毕竟自闭症发病机制复杂,即使通过功能医学干预,仍然有三分之一是无效的。

六、功能医学不是解决自闭症的“救命稻草”,要结合感统训练等有效的方法共同应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神经系统功能。

 

分享一个故事:

    2012年我第一次参加美国功能医学研究院课程时认识了玛丽医生,是一位美国内科医生,自己的小儿子是个自闭症患者,她为了给儿子治病过来学习。以后,我经常会在课堂上见到她,每次都会和她讨论各种自闭症干预方案,我们还一起研究儿童用保肝的静脉营养配方……

    2014年年底再次在美国的课堂上见到玛丽医生,她告诉我,已经应用功能医学干预儿子两年多,停了过敏食物、修复了肠漏症、清除了重金属、改善了肝脏代谢、抗氧化、提升线粒体功能、补充营养素、减少炎症平衡免疫……她能应用的方法都用了,可是儿子的症状一点也没有改善。但是,她应用功能医学的方法在诊所干预其他自闭症、多动症的孩子,却已经有不少孩子有了很大进步。她还兴奋地和我分享应用功能医学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成功案例……

课程结束分手时,与玛丽医生告别,不知是应该为她自闭症儿子没有好转难过,还是要为她应用功能医学帮助那么多其他孩子和病人而高兴……她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我功能医学对自闭症是有帮助的,让我回国一定要帮助这些孩子!

这几年从事功能医学,我从没有主动提出治疗自闭症,除非有些家长找到我寻求帮助,我才给他们一些建议。我不是因为不想帮助他们,而是,自闭症的干预过程非常复杂,经济负担重,又不能确保疗效。今天特别想告诉这些孩子家长,尽管困难重重,如果你看了文章,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努力争取那“三分之二”的希望,那么“坚守”,“我们在一起”!


副标题: 
树岩医生谈功能医学
资讯封面图: 
教育分类: 
排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