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全面管理的过程。长期以来,寻求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一直是健康管理从业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功能医学的出现,为健康管理提供了又一有效工具。
功能医学健康管理过程是由问诊、体格检查、临检报告、功能医学检测、评估、个性化干预,六个环节构成的一个闭环【见图1】。
图1 功能医学健康管理闭环
在功能医学健康管理中,通常接待一个客人需要六个步骤:
l 问诊
由医生来完成,医生利用矩阵、时间轴等方法,详细询问客人的身体情况,症状变化,生活习惯等等。
l 体格检查
医生对客人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详细了解客人的体征变化。
l 临检报告
是指临床检查的所有检测项目,作为功能医学医生评估客人身体状况的依据。健康管理师会提醒客人携带临检报告结果进行面诊。对于没有临床检测结果的客人(或缺少医生需要了解的临床指标),医生会帮助客人制定临床检测方案。
l 功能检测
是指功能医学检测。医生通过问诊、体格检查、了解临床检测,针对客人身体状况,制定客人需要的个性化功能医学检测方案。
l 评估
医生综合问诊、体格检查、临检报告、功能医学检测结果,整体评估客人的身体状况,并为客户解读报告。
l 个性化干预
是由医生联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共同制定的个性化医疗方案。客人进入保养阶段后,由健康管理师进行追踪回访,采集客人的症状信息,了解客人身体状况,评估医疗方案的疗效,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修正医疗方案。
功能医学健康管理是由医生和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来共同完成的。其中健康管理师负责全程的客户接待以及后期动态追踪,配合医生、营养师、运动指导等人员为患者/客户制定出全面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保证医疗方案的正确执行。健管师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医生和患者/客户之间的桥梁。【见图2】
图2 健康管理师的重要枢纽作用
在对客户进行动态追踪的过程中,健康管理师不仅要负责采集信息,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健康管理师采集症状信息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客人身体症状的改变;了解服用营养素之后的身体反应;为医生进行病情判断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如果采集到的回访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可能会对医生调整医疗方案造成误导。所以说健康管理师进行准确有效的信息采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工作中的案例,正是由于这个案例激发了我们对于回访问题的重视。
刘女士,55岁,身高160cm左右,体型微胖,主因严重潮热、出汗1年多,来中心寻求医生帮助。患者自述潮热汗出已1年有余,出汗严重,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7-8年。第一次面诊时间是在冬天,当时室温不高。只坐了短短不到10分钟,刘女士就要纸巾擦汗,30分钟就诊结束时,纸巾已经湿透了。医生经问诊并结合刘女士的临床检测,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制定了进一步的临床检测和功能医学检测方案。一个月后检测结果全部回报,医生和健康管理师在全面评估客人身体状况的情形下,制定了客人需要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进入保养阶段后由健管师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客户情况。
以上对话是治疗3周时的回访内容。
单纯看回访记录,我们容易理解为,客户认为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由于增加的治疗方案产生了不适感。
但对客人的表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一,出汗量少点,是少了10%还是30%?出汗减少的程度不知道;第二,出汗的频率变化不确定;第三,胃部有棉花感的不适症状,这个症状初诊时客人没有着重指出,但是这个症状出现的首次时间、伴随症状、严重程度、频率、以及客人对这个症状的耐受情况均不知道。
综合上述几点,因为不能评估医疗方案的疗效,于是健康管理师重新帮刘女士预约了医生面诊。医生经过详细问诊,引导客人用数字对出汗量进行量化对比之后,客人回答出汗量减少约50%,潮热出汗的频率减少20%左右。另外客人讲的胃部有棉花感的症状,在服用营养素之前也出现过,程度较轻,不影响食欲和正常进食,并不是每天都会出现。
同样的治疗方案,不同的回访记录,我们得到的治疗效果评价也不尽相同。
这个回访记录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回访时对于客户的叙述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针对性询问,客户对于症状改善的模糊性叙述造成了对治疗方案评估的障碍。
那么作为健康管理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准确获取到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有目的性地询问,下面列出了在采集信息过程中设计问题的一些原则——健管师在设计回访问题时,应考虑到所采集到的信息能不能达成以下目的:
l 需评估医疗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症状前后变化的程度、频率,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l 需评估医疗方案的安全性(副作用)
有目的性地对药物或营养素副作用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适症状、程度、频率,以及身体的可耐受程度进行回访。
l 需评估客人服用营养素的规律性
评估客人是否严格按照规范的时间和量接受治疗。
l 需了解客人是否有突发症状及其相关事项
评估客人是否存在除去营养素或药物副作用本身以外的,身体突发不适症状,并了解症状的发作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经过。
l 评估非药物性治疗方案
评估客人是否按要求完成由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运动教练等给出的生活方式治疗方案(除药物或营养素治疗以外)。
l 评估客人治疗期间的情绪变化
了解客人在接受治疗以后,其主观情绪的变化情况。
健康管理师要知道,回访时对症状的采集主要了解的是客户的主观感受的变化,但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又不能完全作为我们对疗效进行判断的依据。因为客人对自身症状关注程度的不同,其表述症状时也容易掺杂进自己对于病情的判断。 这些判断,对于健康管理师来说可能存在着“有意无意的欺骗”。当然这种“欺骗”并非客人有意为之,因为每个人对症状的敏感程度、耐受程度、主观重视程度不同,在回答健管师的问题时,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回答。所以健管师在采集信息时,对于主观症状也需要尽可能采取一些客观的评价指标进行辅助判断,比如数字量化对比等方法。
健康管理师做到回访信息的准确采集,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客人身体状况,对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调节,是功能医学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关于具体回访内容的分析(如睡眠、胃肠道等),会在以后的篇幅里一一详解,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