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的功能医学科普文章中,介绍了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即慢性食物过敏对孩子潜在的危害,本期通过一个案例继续介绍儿童慢性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治疗。
2014年年底,DD小朋友的妈妈来到我们中心进行咨询,她描述DD小朋友的整体情况:小朋友4岁多,从小身高体重均偏小,一直处于生长曲线的下限;胃肠功能特别差,中医看说是孩子脾胃虚,闻到异味就会有呕吐感,稍不留意着凉或者吃了生冷的东西,孩子表现非常明显,轻则不爱吃饭、恶心、打嗝等,重则恶心呕吐生病好几天;孩子自小就特别抗拒奶粉,8-9个月断母乳后,实在是加不进去配方奶,所以不到1岁停掉了所有配方奶;还有就是孩子的皮肤瘙痒,经常全身痒痒满身上下挠,瘙痒严重的时候,会有小块红色荨麻疹出现。
在2014年的11月北京APEC假期时,爸爸独自带孩子出去玩了一圈,回来之后正好赶上妈妈又出差,所以差不多有一周的时间饮食不规律,吃饭基本上以外餐为主,结果在下午吃了一次必胜客的披萨和鸡翅之后,晚上全身爆发了荨麻疹,满身满脸全都是。这个荨麻疹连续三天,每到晚上就起,后来用了抗组胺的药物才止住了,但是从那以后,发现孩子经常小面积的起荨麻疹,每次全家的心都揪着,特别害怕。
我们医生给孩子建议了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即慢性食物过敏检测,还有肠道方面的检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在15年春节之后,妈妈带孩子来做了慢性食物过敏检测。
报告回来之后,看到孩子对奶类、蛋类、面类、豆类、干果类、甚至是水果类,都有很多很重的过敏!!
应该说,这个至少是我个人从事功能医学工作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慢性食物过敏的个案。大家对报告都感到很“头疼”,孩子的过敏怎么会这么严重??
接着,我们详细的询问了孩子爸爸妈妈的详细身体状况,了解了孩子从怀孕到出生的所有更为详细的资料。并且说服了孩子妈妈也做一个慢性食物过敏的检测。
这是孩子妈妈的慢性食物过敏检测报告。可以看出,孩子妈妈对面、奶、蛋类也存在过敏,还有一些蔬菜和海鲜类。孩子妈妈的情况是:过敏性鼻炎,每年春季和立秋的前后都会发作;脸上爱起痘痘,数量并不是特别多,但是红红的特别疼;皮肤瘙痒挠了之后就会红一块。
那么这些过敏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都呈如此放大加强的表现?在孩子身上变得这么严重?
好吧,我把了解到的孩子妈妈及妈妈在怀孕期间的各种情况梳理一下:
第一, 孩子妈妈在怀孕的时候31岁,期间有缺钙的现象,所以牛奶喝的最多,每天两袋鲜牛奶;面类和蛋类食品,大概每周三四次的频率,因为当时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认识,所以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饮食的潜在危害;
第二, 妈妈在怀孕期间工作压力非常大,一个跟了快三年的项目收尾,怀孕前5个半月工作紧张,晚上9点之前下班是常态;
第三, 在怀孕6个半月的时候,孕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然后做了阑尾炎切除手术,当时肚子已经很大了,这个手术也是惊动了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很多医生参与会诊,手术中不可避免的使用了大量抗生素;
第四, 在怀孕7个多月的时候,妈妈的亲人查出肺癌晚期,孩子出生后一个多月亲人离去,整个孕后期及哺乳期一直沉浸在巨大的压抑和悲痛中。
正是这几件事情,压力+药物+过敏,在怀孕期间对孩子产生的极大影响,包括孩子出生之后就特别抗拒牛奶、孩子肠道功能特别差、孩子过敏严重,这些疑惑也都找到了答案。从大量的研究结果中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答案,在妊娠期孕妈妈的肠道健康、微生物损害、过敏、药物等,都会通过胎盘影响到孩子。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during pregnancy, many of which are present in maternal diet, that can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determine the likelihood of allergic disease in the
功能医学一直强调预防大于治疗,这个理念跟中医的“上医治未病”是一致的。生一个皮皮实实、能吃能喝、体质棒棒的宝贝,比任何精彩的治疗都更有意义!所以重要的事情真是应该说上一百遍,孕期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第一要合理的膳食,一定不要过度的吃某种食物,很容易造成孩子日后的慢性食物过敏;第二避免过大的压力;第三避免药物、烟、酒等;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早一点生孩子。在妈妈最佳的年纪最好的状态生孩子,能够给到孩子也一定是最优秀的物质基础!纵观一下周围各位妈妈和宝宝,二十几岁生的宝宝和三十几岁生的宝宝,吃喝拉撒睡肯定是有差异的!所以,这也快成了我的职业病了,一见到孕龄女性就特别八卦的问问人家,打不打算要孩子,如果要孩子一定趁年轻要!在科学备孕这块,请看程研奇高级健康管理师的文章《功能医学指导下的科学备孕》。
那么对于已经有不同程度的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即慢性食物过敏存在,孩子的饮食应该如何安排呢?
对于慢性食物过敏,美国医生给出了完全避免-循环饮食-从新引入敏感食物这样的无敏健康饮食计划。
Ø 完全避免是指停食所有过敏的食物,让免疫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停食过敏食物至少8-12周,在刚开始停食的前几天,身体可能会有不适感,但是一定要坚持;
Ø 循环饮食是指不过敏的食物,也要按照4天一个周期进行轮替,这样可以预防对任何一种食物上瘾或新的食物敏感反应发生。
Ø 从新引入敏感食物是指在完全停食8-12周敏感食物之后,按照过敏程度的高低,从低到高逐项引入敏感食物。每周只能引入一种食物,且要观察和记录身体在72小时内发生的不适症状,如果没有不适感这个食物即可以引入到上述循环饮食的列表中。如果引入食物仍然有过敏不适症状,那么这个食物就被放到最后再次尝试,直到没有不适为止。要记住,食物敏感通常是因为反复食用相同的食物、饮食缺乏多样性造成的,产生的IgG抗体累积太多来不及代谢造成的!
对于过敏严重,伴随严重的胃肠道功能不好(脾虚)的小朋友,治疗过敏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胃肠道功能修复。因为过敏和胃肠功能不好,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严重的慢性食物过敏会不断刺激肠道粘膜,破坏粘膜屏障功能,使肠道粘膜对营养的吸收和有害物质的阻挡均受到影响;同时胃肠功能不好又会反过来加重慢性食物过敏。所以,对孩子来讲,最好的治疗就是加强孩子的胃肠功能,肠道功能好了,整体的免疫功能也会随之而好转。
功能医学的5R疗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全面的肠道照护方案:
· Remove(祛除),移除对肠道产生刺激的所有因素,在孩子身上重点要移除的是过敏源、药物,避免这两种因素对肠道反复刺激。这里对过敏源的移除,实际也就是上述慢性食物过敏停食-循环饮食-再引入的过程。
· Replace(补充),补充帮助消化的多种消化酶。这点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但凡是脾胃虚、胃肠功能不好的孩子,实际上与消化腺腺体的分泌不足有关系。大家所熟知的大山楂丸,孩子积食了之后吃帮助消化的,实际也是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帮助身体产生更多的消化酶。还有像多酶片、乳酶生这些又便宜又好用的药,实际也是补充身体的消化酶,多酶片含胃酶和胰酶,而乳酶生补充的是乳糖酶(上篇中我们提过牛奶不耐受的时候就可以吃这个乳酶生)。
· Reinoculate(再接种),补充肠道细菌生长所需的“益生元(益生菌的粮食)”或者直接接种“益生菌”。肠道内的菌群非常重要,人体肠道菌的数量比身体的细胞数量还要多,他们起着调节免疫、分解消化食物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过敏、药物等因素的刺激下,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会减少,而有害菌的数量增多,所以肠道功能自然受到很大程度影响。在现在的婴幼儿奶粉里面,都有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在肠道功能极差的儿童中,一定要大剂量的补充。
· Repair(修复),补充肠道粘膜细胞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来修复肠道粘膜的完整性。
· Rebalance(重建平衡),建立肠道、免疫功能的新平衡。
针对DD小朋友严重的食物敏感及肠道功能极差的情况,和DD小朋友的妈妈进行了充分了沟通后,我们中心的多位医生一起参与讨论,给孩子执行了如下的治疗方案。
第一,按照无敏健康饮食计划调整孩子的饮食。因为孩子对奶、蛋和一些肉类都有过敏,但是对于海鲜类的基本不过敏,所以各种鱼、虾、猪肉、牛肉等成为孩子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早餐及主食引入多种谷物比如小米、玉米,此外孩子妈妈还海淘了一些Gluten free的面粉、麦片等,给孩子调剂着做各种小点心。说实话,对任何中国家庭来说,停食面、奶、蛋类食物都是非常艰难的,这里面一定饱含着妈妈巨大的艰辛和决心!
第二,修复孩子的胃肠道功能。补充优质高效的益生,孩子对奶制品过敏严重,所以补充的一定不是用牛奶作为培养基的益生菌,而且耐胃酸和胆汁,到达肠道仍然具有高生物效力;补充综合广谱消化酶,广谱消化酶包含胃和胰分泌的各种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乳糖酶等多种混合酶;补充肠道粘膜细胞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谷氨酰胺,肠道粘膜的上皮细胞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大概需要2-4天,代谢所需的重要原料就是谷氨酰胺,当把谷氨酰胺补充充足的时候,也就相当于对破损的肠道内皮进行修复。
第三,控制炎症水平,加强免疫功能。小朋友大面积的慢性食物过敏,这些免疫复合物即炎症大量存在,也一定一直在破坏着机体其他器官功能,同时免疫系统也一直是处于高负荷状态,也这是为什么14年11月底爆发荨麻疹的原因,当时吃的那顿披萨和鸡翅仅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给小朋友补充抗炎的Omega-3和提升整体免疫的维生素D3。
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今年的3月份,孩子妈妈告诉我们:
经过停食再引入之后,孩子在吃了香蕉、羊肉、鸡肉之后,瘙痒不适的症状依然会有;孩子如果近期吃了多种过敏的食物,并且频次和量有点大的时候(单独食用已经没有明显症状的食物),还是会有瘙痒的情况产生;
荨麻疹没有再犯过,极其偶尔瘙痒严重挠了之后会有一片红印,过敏的食物仍然尽量控制,没有让孩子特别放纵的去吃过敏严重的食物,也很注意避免培养孩子对过敏食物的嗜好;
这一年多孩子食欲和饭量比以前明前好转,吃得香睡得好,个子也长高了好多,现在身高已经追回了一些,处于生长曲线的中限,但是仍然是个瘦孩子,体重还是偏下限;
偶尔着凉或者胃肠道负担较重时,也会有比如恶心、打嗝、口气等症状,但是频次和程度较之前相比已经好很多!
后记:
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即慢性食物过敏在孩子身上发生率非常高,很多孩子都有几种甚至多种不同程度的过敏。首推的治疗方案还是一线的生活方式治疗,即通过无敏轮替的饮食原则来进行调整。文中这个个案属于慢性食物过敏中非常严重的案例,伴随这个孩子的不仅仅是食物敏感,还包括严重的胃肠道功能低下,所以对这个孩子的治疗非常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