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功能医学研究院高级课程——消化系统健康专题于2015年11月6-8日在美国达拉斯举行,来自中国华彬健康功能医学中心黄山主任参加了本次课程。以下是黄山主任分享今天的精彩课程内容:Gerard E.Mullin, MD就消化与吸收功能失衡进行了深入剖析。
健康的消化系统需具备:
Ø 适当的营养基质,微量营养素,以及植物营养素,用于维护健康的菌群,正常的免疫调节和消化道的修复和再生
Ø 充足的消化液、酶和适当的pH
Ø 完整的肠上皮屏障功能
Ø 微生物生态平衡
Ø 植物神经功能平衡
破坏消化系统健康的因素:
Ø 不良的饮食习惯
Ø 缺少水份
Ø 药物作用
Ø 感染
Ø 毒素(金属,化学毒素等)
Ø 消化酶和胃酸不足
Ø 生态环境不均衡
Ø 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
Ø 神经内分泌失衡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消化系统是功能医学复杂网络的组成和中央“节点”,胃肠系统失调可能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维持消化系统的关键环节(DIGIE),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引起肠道内环境的失调的触发因素和媒介因素:
Ø 胃酸分泌不足
Ø 消化酶分泌不足
Ø 胆汁分泌不足
Ø 食物过敏/不耐受
Ø 心理因素/情绪紧张
Ø 缺氧,如高原环境
消化功能不良的原因:
Ø 胃酸缺乏导致胃蛋白酶的失活(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旋杆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Ø 胃部多种失衡因素混合(胃部手术、胃瘫、神经内分泌失调等)
Ø 胰腺功能不全
Ø 低pH引起脂肪酶失活
Ø 胃肠蠕动过快引起的吸收不良(甲亢)
Ø 胆汁酸分泌不足:
· 胆盐分泌到十二指肠减少
ü 胆道梗阻(结石,狭窄等)
ü 胆盐合成受损(肝病)
ü 胶束形成受损
· 胆盐解离(细菌过度生长)
· 胆盐的损失增加(回肠末端疾病或切除术)
· 药物(纤维补充剂等)
消化/吸收不良的机理见下表:
机理 |
引起以下营养吸收 不良 |
原因 |
共轭胆汁酸缺乏 |
脂肪,脂溶性维生素,钙,镁 |
肝病、胆道梗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回肠病变,胆囊收缩素缺乏症 |
胰腺功能不全 |
脂肪,蛋白质,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 |
先天性,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胃酸过多(灭活胰腺酶) |
粘膜消化功能低下 |
胆固醇,蛋白质 |
黏膜病(如克罗恩,腹腔),刷状缘酶缺乏症(即乳糖酶) |
肠腔内消耗营养素 |
维生素B12,宏量营养(大分子营养成份)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寄生虫感染(如绦虫病) |
粘膜吸收功能低下 |
脂肪,胆固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
黏膜病(如克罗恩,腹腔),肠道手术,感染,恶性肿瘤 |
肠道转运功能下降 |
脂肪,蛋白质 |
淋巴病,静脉瘀血(即充血性心衰) |
胃酸/内因子减少 |
维生素B12 |
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前胃切除 |
快速胃排空,胃液混合减少 |
脂肪,蛋白质 |
胃轻瘫,手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