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已经是非常熟悉的名词,每年体检后,大家都会关心自己胆固醇是不是正常。众所周知,高胆固醇会引起是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脑血管病。胆固醇升高医生会建议病人减少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并增加运动代谢血脂,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人群,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减少体内胆固醇合成。这是我们目前临床中普遍应用的方法。
通常大家会认为胆固醇高是“吃”进来的,其实,人们食物中摄入胆固醇只占20%,而体内80%的胆固醇是我们肝脏合成的。为什么我们的肝脏不断地合成这么多“坏”的胆固醇来伤害我们自己? 其实胆固醇是身体非常重要的成份,早期因为身体对胆固醇需要量增加,为了维护正常生理功能,肝脏合成大量胆固醇,直到机体失代偿,胆固醇形成动脉斑块,才引起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1、合成类固醇类激素:激素是协调机体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矿物质等各种物质的的代谢,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醛固酮,性腺所释放的睾丸酮、雌二醇等,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必须以胆固醇为原料。如果缺乏胆固醇,激素合成会受阻,同时性激素分泌减少,性功能会下降,衰老便会提前到来。当机体处于长期慢性压力状态,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肝脏会合成胆固醇作为原料,保持激素水平。
2、构成细胞膜: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支撑着细胞结构,维护细胞生理功能。缺少胆固醇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细胞的破裂;缺少胆固醇的白细胞功能及活性减弱,不能有效地识别、杀伤和吞噬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坏”细胞,癌症风险增加。另外,在自由基攻击细胞时,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先牺牲自己,保护细胞核不受伤害。
3、形成胆酸:胆汁产于肝脏,经过胆囊进入肠道,将大型颗粒的脂肪变成较小颗粒,便于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K。如果食物中脂肪过多,机体需要胆酸量多,肝脏会合成更多的胆固醇作为原料。
4、参与神经传导和细胞代谢:我们机体1/4的胆固醇被神经系统利用。胆固醇在神经系统中能促进神经兴奋。缺乏时神经传导速度就会减慢,大脑思维变得迟钝,还会加速神经细胞老化。研究证明总胆固醇数值越高的人越不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的人易得帕金森氏综合征。然而,外周血中胆固醇需要载脂蛋白运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体内载脂蛋白与过高的血糖发生了糖基化反应,或者被自由基攻击,血液中载脂蛋白功能下降,不能把胆固醇转运到中枢神经系统,那么,机体就会认为身体内缺乏胆固醇,就会不断“命令”肝脏合成胆固醇。
从功能医学角度分析高胆固醇血症,不仅是食物摄入过多,而且我们肝脏合成过多,主要原因:食物中脂肪含量增加,慢性压力导致类固醇激素需要量增加,体内自由基过高,载脂蛋白被糖基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无法获得充分胆固醇来利用等等。机体这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在不断平衡自身功能,当平衡无法维持,最终才导致疾病。
功能医学对临床医生的补充: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我们除了吃低脂饮食,增加运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外,还应该进一步评估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维生素D、载脂蛋白功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自由基水平、细胞线粒体功能等,更全面寻找生理失衡原因,从源头解决健康隐患。
注:他汀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应用在阻断胆固醇合成时也阻断辅酶Q10合成(见下图),辅酶Q10是细胞线粒体产生能量过程中重要物质,因此,他汀药物长期应用,要注意体内辅酶Q10合成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