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行分享:慢性病起源于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变异,机体甲基化功能下降,不能将四氢叶酸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最终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最终引发血栓性疾病发生。功能医学从生理学出发,将无法正常运转的生理生化反应,通过个性化营养干预恢复正常,从而防治疾病发生。

d2.jpg

案例分享:初次见到Y先生让我有点吃惊,身材匀称,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规律,没有高血压,46岁的年龄看上去比他实际年龄要年轻些,这样一位病人很难让人相信他已经得过2次血栓。

11年前,工作压力大,非常劳累的Y先生突然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在医院手术放置静脉滤网治疗,30多岁年龄就开始吃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就在不久,由于旅游劳累,再次出现静脉血栓,经过医生积极溶栓治疗得以康复。

Y先生经朋友介绍来到功能医学中心,希望可以帮助寻找血栓形成的原因。功能医学检测发现:1、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蛋白C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最终导致血栓性疾病发生。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变异,检测报告如下:

d3.jpg

MTHFR基因变异导致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体内四氢叶酸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能力下降,从而同型半胱氨酸无法转化为蛋氨酸,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作用机制见下图)。此外,体内维生素B12、B6、蛋氨酸等营养元素的缺乏也会加剧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

d4.jpg

个性化干预方案:Y先生的临床药物治疗是应用阿司匹林抗凝,并用降脂药物控制血脂。功能医学对Y先生有进行了补充干预,干预原则是将失衡的生理生化代谢恢复正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通常可以口服叶酸、维生素B6、B12干预,但是对于MTHFR基因变异患者,补充叶酸后,由于酶的缺陷,无法将叶酸转化为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所需要的5-甲基-四氢叶酸。因此,需要口服甲基化叶酸和甲基化B12,才能起到更好的疗效。对于Y先生这类已经发生过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建议将同型半胱氨酸减低到6.3µmol/L。


资讯封面图: 
教育分类: 
排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