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导向 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健康,因为健康是“1”,没有健康其他都是“0”。 功能医学既防止亚健康,也针对慢性病。在亚健康状态下预防,慢性病就少了。功能医学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的对象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其核心内容是功能医学检测和干预,而不仅仅是健康宣教和爱国卫生,也不仅仅是疾病治疗。当然,各级各类医院首先要做的是治疗疾病,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能把功能医学和健康管理的理念再贯彻进来的话,我相信病人会越来越少。
主流医学机构 公立综合医院在中国是绝对的主流机构,是维护健康的主战场和主力军,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绝不能认为有了功能医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国的医疗主要还在公立综合医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比如说中医,中医是国粹,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其独特与高明之处在于: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六经六气的对应原则,阴阳升降的平衡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卫气营血的循行规律,经络脏腑的五行生克属性,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医一以贯之的治疗体系。中医的内容非常庞大,基础医学首推《黄帝内经》,临床医学首推《伤寒杂病论》,药学首推《神农本草经》、《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名人有张仲景、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 在16世纪前后中医衰败了,西医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在16世纪以前,中医在全世界是最先进的,16世纪以后,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科学推动了西医的迅速发展,所以西医进驻中国,现在西医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大家都有目共睹。西医非常强大,生命科学家和医学家层出不穷,比如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使宏观视角到了微观视角,达尔文发现了物种起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学空前繁荣昌盛,临床学科越分越细,但慢性病却井喷样爆发,出现了弊端,变成预算医学、等待医学、标签医学、对抗医学、痛苦医学、昂贵医学。西医诊断治疗就是为了对抗疾病,不是手术就是药物。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西医有弊端但有优势,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合医院只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不够的!应该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 通过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把目前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卫生部陈竺部长提到未来十几年,生活方式疾病在中国将会发生“井喷式”爆发!医院要成为阻止生活方式疾病“井喷”式爆发的主力军!所以医院是主战场,医护人员是主力军。服务模式要改变,不能只盯着在院中的诊断和治疗,要向院前和院后延伸,特别是院前的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医学就非常重要。 品牌效应 大家现在看病或是有亚健康问题首选还是医院,选择过程中品牌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现在的名院有:北京协和、瑞金、中山、华山、华西、301等,在国际上有梅奥、克利夫兰等等,这些都是上百年的医院。名医有:林巧稚、吴孟超、曾强、何健、李绍清、王树岩、洪作行...... 美国IFM的马克·海曼(Mark Hyman)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品牌效应。 1、政策:没有学科、学会、功能医学医生 2、非主流:自身不强大、不认可 3、医保:功能医学临床医疗、检测、干预 最后要强调,“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功能医学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路还很长,所以前方山高路远,各位在路上一定要坚持。希望更多的政策、资源向功能医学领域倾斜,现在的确有很多风投都很看好功能医学,我想功能医学的前景一定是无限的。谢谢大家!
(1) 把院中的服务扩展到院后,开展疾病管理服务。疾病管理是指责任医生不仅要为病人开药物处方,还应为病人开膳食处方、运动处方和心理调适,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巩固院中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
(2) 把院中的服务提前到院前,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医学是健康管理的有效抓手,健康管理: 通过先进的功能医学检查,找出致病因素的根源,设计一套量身定做式的保健计划,从而促进健康,达到未病先知、未病先治,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健康的老化。
品牌效应是质量和技术的领先者。我有幸在2016年8月1日到世界第二大的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参观访问,主要参观了功能医学中心(Center for Functional Medicine)。由负责门诊运营的总监带领我们参观,详细介绍了美国功能医学的发展,以及在克利夫兰开展的情况。功能医学是在2014年才被引入到克利夫兰,目前病人已经预约到1年以后了,受欢迎的程度非同一般。医院上层也看到了这种情况,目前诊所范围已经明显不足,重新设置了蓝图,要在克利夫兰诊所最好的地方开出最大的面积,是现在门诊的五倍,进行全新改造,预计将在2017年底完成。这说明功能医学在美国已经进入到主流医学业内,但在我们国家,主流医学特别是有名的大医院目前还都没有开展功能医学。
功能医学没有学科和学会,在中国医疗体系中没有功能医学的学科,我经常提到如何从协会转变到学会,从学术交流到学科建设。走学科建设才是功能医学在主流医学能立足的重要方面,没有学科就意味着没有功能医学医生,所以功能医学医生的晋升是个问题,政策上目前还没有支持。但是不能说先有政策再有这个事情,要先做事,所以我们要先把功能医学做起来。从学科建设到学会,再到政策支持以后,我们有了功能医学医生这个称谓之后,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在主流医学大的医疗机构开展功能医学,会很快得到长足的发展。
功能医学要有自己恰如其分地定义,不能说功能医学是万能的,对于已经到疾病阶段的功能医学是力不从心的,还要依靠主流医学。因为功能医学自身还不够强大,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功能医学要想被认可,首先自己要强大,所以目前还处于非主流时期。
中国医疗体系有医保和非医保,功能医学临床医疗、检测、干预这些医保目前都不能覆盖,也不能报销,这个大家都能够理解,因为检测和干预(主要是营养补充剂)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质控标准,在某种情况下收费是不被认可的,在灰色区域,所以大家要摸索,只要方向是对的,功能医学进行医疗实践、先进检测、合理干预,最终使功能医学形成一个闭环。让功能医学落地,特别是在公有制的公立综合医院,在各个有品牌效应的医院落地后,中国的功能医学肯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